欲望小说网 > 七十年代续前缘 > 第二章 余家亲戚

第二章 余家亲戚

欲望小说网 www.yuxs.net,最快更新七十年代续前缘 !

    余光曲的祖父自小身体比较弱,比他强壮的哥哥参加革命抗战,后来音讯全无。抗战成功新国建立之后,余家的生活也渐渐安定下来,余光曲的祖父祖母从小没做过农活,每天辛苦的劳作使得两位老人身体日渐吃不消,好不容易把三个孩子拉扯大,又给两个儿子选了性子好又能干的媳妇;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后,在余光曲出生没多久,两位老人就相继离世了。据说余长发的大儿子就是祖父起的名字,叫余光宗,由此可以看出老人对后辈的希望。

    余长富虽然生在动乱的年代,没能读几年书,但好歹家里原先是地主,还保存着一些书籍,又有父亲母亲的教导,余家三个兄弟姐妹都认识字,还能背上几首唐诗。余长富特喜欢一首诗句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,本来以为媳妇怀的是男孩,所以早早想好名字叫余光杯;后来生下来发现是个丫头骗子,祖父说光杯不适合女孩子,名字取为光曲也很应景(应诗句的情景),结果余父终于开心了,也把余光曲这个名字定下了。

    余母生完孩子后没能好好休息,身体比较虚弱,好几年都没怀上孩子,后来隔了好几年好不容易怀上孩子,生下了余光曲的妹妹,在余母的强烈抗议下,余父不好把女孩子取名光杯,最后折中选了谐音,叫余光贝。(——可怜的妹妹,余父起名字的执念到底有多深啊!)

    余光曲在床上躺了两天,终于把身子养得差不多了。今天早上看天气不错,再躺下去骨头都散了,余光曲决定起来活动活动。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光,余光曲坐在床上,拿过衣服窸窸窣窣穿了起来,又帮妹妹掖好被子才下床穿上棉鞋,轻手轻脚地开门出去了。

    一出房门就感觉一股冷空气直往脖领下钻,余光曲忙掩好房门,双手拽紧袖口,向记忆中的灶房小跑过去,跑到灶房门口就看到余母李二妹忙碌的身影。李二妹听到脚步声,转过头看到余光曲,忙招呼她过去灶台边取暖。

    她蹲在灶台边,一边挑拣一些小的柴火塞进灶眼里,一边听余母说话。柴火燃烧的火光映在余光曲的脸上,显得很温馨!

    早饭一般都喝粥,煮得很粘稠,这里叫稀饭。南方以大米为主食,面食比较少,偶尔也会蒸些包子吃,像北方的馍馍或馒头,南方都叫包子。早饭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,配些自家腌制的咸菜,冬天一碗粥喝下去,全身都暖呼呼的。这个年代粮食都是分配的,每天都是量好多少米粮下米,每天三餐都是喝粥,能喝到比较稠的粥已经算不错了,有的人家里人口比较多,煮出来的粥都是水,没多少米粒,粥清得能当镜子,喝完没多久肚子又饿了,可是没办法,有时一点清粥也能养活一个人。

    吃完早饭该上工挣公分的都得上工,余光曲由于生病已经在床上躺了好多天没去上工,从今天开始也得上工了。余光曲看着自己略显粗糙的手指,努力回想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,还好冬天不用下地,做的都是比较轻省的工种,如果叫她去下地干活,那还不立刻露馅了。后世的孩子不管是不是农村的,很多都已经不会种地了,不像这个年代,小小年纪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熬了一天,干完活回来就听到院子里朗爽的笑声,进门一看,原来是两个舅舅趁着干完活天色还早,特地从邻村过来看望余光曲,还带了一些年礼给余家。

    大舅舅叫李大虎,二舅舅叫李二虎,农村人不认识字的给孩子取名没那么讲究,直接排序容易记,所以余光曲还有个大姨,叫李大妹。姥爷一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,往上数几代都是农村人,是村里种田的能手,所以当年余光曲的祖父看中李家人老实厚道又能干,特地为余长富聘了李二妹当媳妇。李二妹也确实是干活的能手,不管是田里的活、家务活、灶上活都能干,而且都做得不错,家里也给收拾得干干净净、井井有条。

    李大虎的妻子是同村人,叫李春花,育有三个儿子,分别叫李东海、李东河、李东山。李二虎的妻子是临溪村人,叫刘敏兰,育有一子一女,分别叫李东源、李东璐。李大妹嫁到下坳村,跟上坳村就隔着一座小山坳,大姨夫叫王元刚,两个孩子分别叫王建材、王建树。

    浑浑噩噩地过了好多天,余光曲终于慢慢适应这个现状,适应这个什么科技产品都没有的年代,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电视,连电灯都没有,以前每天都把玩手机的人一下子没有手机,真的很不适应!余光曲叹了口气,思考怎么改变现状?现在是1976年1月,印象中历史课上学过某革命运动是在1976年年底结束的,第二年好像恢复高考。不管在哪个年代,知识和教育都很重要,如果可以参加高考并且考上大学,无疑是目前自己最好的出路。可是原主读到初一就没读了,除了原主不喜欢读书外,家里也供应不起,余家人都认为女孩子只要稍微认识字就行,不用读那么多书,反正以后也要嫁人生子,这种想法和现象普遍存在。

    余父余母只有两个女儿,在农村、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年代,很多人背地里说余长富家要绝户头,除非招赘入门。余父心里也很生气着急,虽然心里疼爱孩子,但难免也会有点膈应,平时总会更疼爱两个侄子,对自己的女儿反而更为严厉。

    快到过年之前,村里组织发供应,年底的供应是全村人过年前的期盼,也是一年中最好的供应,有肉有米有面有油有菜有蛋,有时还能分到几尺布,大家欢欢喜喜领回家准备过年。

    这天来了一位陌生的女人,穿着碎花棉袄,头发扎在脑后垒成丸子,进门就笑容满面地喊李二妹。李二妹闻声赶紧迎出来,一看原来是李家村的李翠花,以前还经常一起上工,忙迎进屋里倒水招呼。两人在堂屋里话家常,说了一会话又匆匆走了,出屋门时刚好遇到正在晾晒被子的余光曲,李翠花拉着余光曲赞了几句就出院门回去了,留下余光曲呆呆地看着李二妹送完人回来面无表情的脸。

    李二妹瞪了她一眼,皱着眉头走到灶房准备煮饭。余光曲心里忐忑,总感觉刚才李翠花说了什么有关她的事,秉着前世就一直很八卦的性格,余光曲感觉不问清楚,心里总痒痒的。期期艾艾地跟着李二妹走进灶房,用大眼睛望着余母,问道:“妈,刚才那个阿姨是谁?怎么以前没见过?”

    李二妹没好气地瞟了她一眼,说道:“那是李家村的女儿,以前跟我经常一起上工,后来各自出嫁才少联系,李翠花嫁给同村人,这次过来找我有事。”

    “妈,那翠花姨找你啥事?”

    “你个小丫头,管那么多干嘛,去去,把几张被子被褥都拿出来晾晒,难得今天出太阳,都晒透了,盖起来暖和!”余母恼怒地说,“快去忙,别在这碍手碍脚。”

    余光曲被余母嫌弃地赶出来,悻悻然地晒被子去。后来偷偷听到余母和余父说起这件事,才知道原来是李家村的小混混家里托李翠花来探探余家的口风,想给小混混聘余光曲当媳妇,怪不得当时余母面色不太好。

    说起这个小混混,就是害原主大冬天掉进溪里,后来又跳进溪里把余光曲救上来的人。